圣诞 | くずにはクズの生きるとこがある。

3031字

这次的博客标题出自《东京教父》ED

人渣也有人渣的葬身之处
人渣也有人渣的容身之所
在这片天空下 总有办法活下去
只是无法释怀的事情总有太多太多

特别好特别适合圣诞节的电影,圣诞快乐!

你我有一面之缘 所以来吧

大道朝天

之前手帐读书茶话会的时候给大家展示我的电子时间轴,那一周的晚上满是蓝色大色块,我说,这是,这是我在看,网络小说……
故事起源是有一天晚上我在真诚地怀念剑出寒山,作为一个年上师兄弟 CP 狂热爱好者,走过路过很难不嗑一口剑出寒山吧!我当时冲着让我看看作者有多么罪大恶极去了,走出来的时候脚步踉跄活像喝了五十年陈酿,嗑得头皮发麻,然后那天晚上我一边发嘟一边看九跟我说,不然你大道朝天吧,剑出寒山是,大道朝天同人文啊!
我一看:三百万字,跟了!

读前 30%的时候我傻乐:还真是同人,剑出寒山甜宠 1v1 只是为了给他师兄弟打掩护,这猫腻怎么写了九十万字主仆实际上只是为了写菀菀类卿啊!
读前 70%的整个过程我也嗑晕了,有时候你不得不服男频作者写原耽的手法,狐尾的笔写诸葛渊出场,全世界都为他变成粉红色来演这场救风尘,猫腻写这师兄弟,写的是大道之心也能平地涌泉,井九想师兄,随时随地,不讲场合,气吞长佩,包举晋江,我看傻在地。
12 月 10 日,70%,我震惊:啊?啊?这就是读男频的风险吗,以为日月同天日月争辉日月无双,其实相方只是,主角从全世界路过……我搁这儿看霹雳布袋戏的吗?

时至今日想到还是要声泪俱下,好大一场诈骗啊,好大一场诈骗啊朋友们 T T

空幻之屋

哎呀真想不到阿婆还有这样的波洛系列!与其说谋杀是故事的主轴,不如说谋杀是所有人感情的中心点。我好喜欢,写作手法尤其绝妙,引入人物的部分抽丝剥茧,关系展开得轻盈体贴。我可是有电子脸盲症的读者,每次读英式传统推理小说,永远捧着一颗心期待,希望这本能够描绘一个连环杀手,这样,等到故事快结尾的时候,往往大家死得也都差不多了,我就终于可以把故事里的各位对上号。

最喜欢的一段出自于约翰与格尔达出场,约翰在楼下接诊,忽然被一阵巨大的厌倦感袭击,他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我想回家”,随即他发现,他竟然不知该去向何处,只能沉浸在对往昔、现在以及未来的混乱思绪中,经受倦怠感的折磨。比起平常的用餐时间,他回去得比往常更晚,以至于他的妻子正在经受一场非人的折磨:羊腿肉凉了,到底该不该送回厨房热一热?如果不热,肉就冷了,凝结了,而如果送去加热,午饭就要推迟,这时候约翰上楼来了怎么办?“那种不幸和急切的感觉加深了,整个世界都浓缩成了一盘正在冷却的羊腿肉”。

这一幕像是故事里所有人关系的象征,以至于整个故事读起来的口味就像命案现场——泳池,也许放多了漂白剂,闻起来有些刺鼻的过度清洁,深吸一口气,闭起眼睛沉入其中,在消耗氧气积蓄的同时,水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大脑,此时岸上的现实世界显得尤为不现实,而水中被液体扭曲、被缺氧虚化的,反而是唯一实在。

还有一些很可爱的情节!比如有的男角色把自己的头放在煤气灶里寻死,听起来真不应该笑他,但后续展开——我觉得是——整本书中最真实有力的部分之一,所以我快乐一下也可以理解的吧!我都要跳小步踢踏舞了!唉,好喜欢这对小情侣,还贡献了一点阿婆年代的社畜爽文……

葬礼之后

这本我就一般般!但我特别欣赏故事里打马虎眼的部分,每当观众手抚不存在的长胡子心想:我猜到了!阿婆就迅速地把水搅混。她老人家精神矍铄,几次三番之后,我举手投降。
阿婆还蛮喜欢写这本里科拉这样的角色的,平常疯疯癫癫的,在不合宜的场合说不合宜的话,但意外大家都很拿她的话当回事,大概心里也知道假与真的区别。于是故事里疑心生暗鬼,可谓全是自己作的。

诺桑觉寺

读到一半就荣登我最喜欢的简·奥斯汀榜首,女主角凯瑟琳出身乡下牧师家庭,生动活泼,没见过世面,轻快地冒傻气, 第一次上大城市的舞会就当了一夜的壁花。后来终于也有机会也和其他女主角一样接受男士们的奉承,开心极了,倒也没有就这样飘飘然。有特别朴素的正直感,和蒂尔尼一家约好了出门散步,被女伴和女伴的哥哥阻挠了、欺骗了、指责了,心里七上八下的,还是觉得自己才是对的,挣脱人群提起裙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蒂尔尼家客厅里去,一股脑儿地把解释的词全倒出来——直率得像旋风一样,多可爱!

而诺桑觉寺的“寺”是“修道院”的意思,故事的下半截,舞台转向这栋古老的建筑,此时简直有点跑团的风味了,我们的凯瑟琳熟读社会流行的一千零八十本哥特小说,擅长在脑子里编造阴森恐怖的离奇情节,她先是在自己房间里发现了一个神秘又可怕的箱子,紧接着在暴风雨的夜晚里瑟瑟发抖地努力打开一个秘密的橱柜。诺桑觉寺男主人的种种神秘举止更是激起了她的无穷好奇心,她给他编了一个特别值得相信的杀妻故事……我后来看这本书的前言,提到说这是一本“对哥特小说的讽刺作品”,依我看,奥斯汀根本乐在其中,她爱死了。

比起《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成书年代更早,于是更可爱的是,读《诺桑觉寺》时,时不时还能看见作者本人忽然从字里行间冒出来,激烈地批评道:天啦!我可不会像其他小说家干的那样,让我的女主角不喜欢读小说!

在这加勒比海上 来一杯朗姆酒吧

海王

在纠结去不去看海王 2,于是把海王 1 翻出来看,看得满腔无语直袭心头,是这样的,我有一点恐鱼症,当时海王 1 上映没敢去电影院,怕自己看着看着在座位上背过去,如果早知道这部电影只有:套头塑料泡泡人/红色大眼蟑螂头/海底鲨鱼螃蟹大战/熟了。
我一定去电影院躬逢盛举,欢乐地在每一个离奇土味建筑大赏环节报以银铃一样的笑声。

爱乐之城

重映,我带着一包纸巾进影厅,从第一个30分钟开始哭,哭完了一包纸巾出来,震惊地发现我堵了半个多星期的鼻子被哭通了,原来看煽情电影还有这个功效,下次我还来。

东京教父

奇迹得就像圣诞节本身一样的故事,被无数巧合连缀起来,每个巧合都有点像回形针,很廉价的,随处可见的办公用品,可能还有点社畜加班和报销的怨气,但一枚一枚地连起来,也可以形成相当惊人规模的东西。
适合和朋友连麦,隔着网线凑在一起,大呼小叫地来看,我和搭档一起看的!每个转折都因此更添了一分勾动人心,是一个人看电影时没有的绝佳体验!其实我对今敏的印象一直是那种,晦涩的,需要花很多精力去理解的电影,结果竟然看到这么一部,真的超级惊喜……

我特别喜欢的情节,美由纪在临时抛锚的电车上意外看到另一部电车上是她的父亲,她陷入极大的惊恐之中,拼命地挤出人群跳下车去。在这里很值得注意的是,美由纪连一丝一毫想要与两个“同伴”商量,争取帮助的想法都没有产生过,她完全独立地下了决定,完全独立地进行行动,当然也没有想过阿银和阿花会跟上来。后来我看了一些影评,很多人认为从一开始,流浪三人组就有一种“家庭一样的亲情”,但我不觉得,这个细节恰恰说明这个“家庭”起初是松散又不牢靠的,只是搭伙而已。当阿银被婴儿清子触动说出自己的故事时,下意识讲了一个假的版本;阿花在听阿银故事时,第一反应是拒绝,以免两个人之间产生太深的联系;美由纪没有真正地信任过这两个收容了她,又对她确实很好的人。

而随着这场寻亲之旅的延长,在不断发生的小小奇迹之间,三个人各自面对自己的过去,三人之间,也逐渐生长出真正的信任和依赖。我好喜欢这点,我认为这一点正说明,今敏所描绘的,并不是一个“底层真情”式的神话,在这种神话叙事之中,好像凡是其他阶级都是虚伪,而底层人之间会凭空产生牢不可破的情义。不是的,将眼睛闭上,重新再看,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永远只是活着的、跳动着的、变化中的、生长着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