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 | 2021年度Q3生存报告

6006字

| 读了什么 |

六月1

《戴老师魔性诗词课》 | [中]戴建业

B站刷到戴建业的课程,不耐烦听长篇网课,就去找了讲稿来看,感谢如今出版社都喜欢给公开课出录音稿,省去多少耳朵功夫。……不过,就是说,这个名字到底是谁取的。

出版部分主要是讲李杜,入门级别的豆腐块小文章,胜在颇生动有趣。讲李白的部分不是很有新见,讲杜甫的部分倒是适合囫囵一读,扫去一些刻板印象的积尘。

(Q3本来不包括6月,但是整理发现6月只读了一本(!!!),所以也把它放上来)

七月4

《天下刀宗》 | [中]雨楼清歌

偶然获知天下刀宗完结了,奔上豆瓣阅读饕鬄开读,好几年前读过第一本,啷个飘摇如梦游丝如线,大约故事总是从初入江湖的少年切入最瑰丽纷繁,江湖客走马转蓬离恨别苦,看来都是每岁烟花一万重。

但我也总觉得,天下刀宗这样的写法,一口气提得太久,反而空落落地没个去处。看后面果然如此,蜃楼烟景总也要落到实处,端看如何落去,而最后一本却仍想要楼阁之上起楼阁——游隙一点,空泛而去,灯就灭了。

哎,但我还是好喜欢。

《岩田先生》 | [日]Hobo日刊

不喜欢读工作类的书所以感觉其实没什么意思,是日本人很喜欢出的五百字一章的“工作书”,可能纸质书体验会很好,但电子书就会因为分章太多读到抓狂。不过真的很喜欢任天堂所以还是读得很开心。

而且很有意思,找电子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是hobo日刊出的,喜欢的两个事物奇妙联动了!系井重里的部分也占了不少篇幅,忽然意识到之前hobo的《地球冒险》本皮是从何而来了。

《卡片笔记写作法》 |  [德]申克·阿伦斯

读这本的时候刚好收到新的Ipad+妙控键盘,本着试验新玩具的方式写了一些读后感,暂且摘录如下——平常读书我绝对没有这么勤快,主要是新玩具比较好玩。

  1. 作者将论文撰写分为八个步骤和三种笔记类型,虽然是针对专门的写作类型,但其实也可以参考到自己平常的信息整理上。比如他将笔记分类为闪念笔记(片段灵感,随写随放,需要之后再整理)、文献笔记(较为正式的笔记,需要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并且要加入引文,妥善保存)、永久笔记(翻阅之前的笔记并作整理和衍生),其实就可以化用进来。举例是我在象的TL上经常会看到象友们分享的各种生活经验,那么就可以用这么一套流程来处理→先作为闪念笔记即看即存,有空的时候(或者定期)对信息做整理,总结重述象友的经验谈,添加其他渠道接收到的信息(如果是比较长篇幅的文章摘录,那么需要附上链接和前后文环境),最后仅将原始材料作为补充参考,输出最终被保存的“永久笔记”
  2. 作者的工作办法主要是针对每张笔记卡片来做系统的衍生和添加,并为其添加主题索引(即tag),之后想法会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并成为集群。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在实践上还没有体会到“想法自然而然地生长”,可能也是需要醍醐灌顶体验的某种状态。
  3. 作者提到写作想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清理念头解放大脑的过程,这个我也经常有所感觉,相比“记录”,写Memo对我来说更像是进行思考,通过建立有序列表,能够更方便地梳理清楚脑子当中的思路和想法,在罗列想法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得出结论。

《射雕英雄传》 |  [中]金庸

又是童年摄入不够成年了加倍偿还环节,书本身其实没什么好讲的,但对比后面读的神雕我就有一些奇谈怪论。比如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小时候爱看神雕电视剧但不爱看射雕,黄蓉是容易想象的,想象中的黄蓉就容易和电视里不一样。但神雕写小龙女到如此,非得借画面补足不可。这就好像金庸说刘亦菲“如果不是你来演王语嫣,几千几万观众说金庸胡说八道,你演了之后,大家才知道世上真有这样美人。”

八月3

《克拉拉与太阳》 | [英]石黑一雄

这本读完后写了读后谈,摘录如下:

其实我没有觉得这个故事很温暖,我更相信这是作者玩的花招,令读者也能够和书中人物一样,能够善意地,满足于自己想象地沉浸于轻巧美好的自欺当中。这当然是由于我对石黑一雄缺乏基本的信任基础,以机器人作为叙事视角并不等同于故事的真实,另一方面,则又来自于我对石黑一雄充满了信任,以至于难以相信他会这样轻飘飘地来写一个自私和利他(译后记里总结得倒是很精确,一部分)、爱与奉献的童话故事。

说到底这个故事就像用布包裹稻草人:誊仿、模拟、欺骗,以及当你不愿意的时候,就看不到刺出布料之外的稻草。

而有意思的是,这个故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理解,透露出的气质都是相似的。在乔西康复的世界线中,机器人逐步从她的生活中退出,从杂货间到垃圾场,恰与前文中的人类与机器人的相遇、依赖、信任做时过境迁的对比。而更深一步来想,何必是垃圾场?是否是因为人类惧怕被提醒,惧怕被发觉,同时也惧怕去面对?

另一个层面上,假设确实有一个被暗示的“真相”,那么自然,整个故事被赋予了全新的意味。而其中真正重要的是,当机器人(损坏了一部分的机器人)开始编织重写自己的记忆,开始以自己希望的方式组织回忆中的过去,并且为它赋予一个美好的、想象中的、童话般的结局——人的心,与机器人的心,此时此刻,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神雕侠侣》 | [中]金庸

小时候很喜欢武林大会一节,现在看来就没什么意思,可能年龄改换口味变易,对情痴情圣和不讲道理失却兴趣。也可能是如今回忆起来,同期读的另一本《天龙八部》太好,我变心薄幸。

《天龙八部》 | [中]金庸

浩荡英雄儿女。

遗憾的是新编版狗尾续貂明显,以至于完结余味不是很好。王语嫣求长春不老一节实属莫名其妙,虽说段誉从来爱的都是梦幻泡影,但又何必将人间女子写得这么糟践。虚竹送段誉梅兰竹菊四剑一节更是杂乱攀扯,使萧锋城下一节失色。

另外这本书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看了才发现剑三南诏皇宫和烛龙殿两个副本估计都有从天龙八部中取材,枯荣大师、段宗公等及六脉剑气机制是全从书中剑气碧烟横一节化来。后来的流行解法是一人领全部剑气,倒真有六脉剑气余味。而摩提耶罗的机制是分出一人与智慧王下棋,有多少是黄眉僧和青袍客的余味呢,更不提星宿派云云了。

九月6

苏轼十讲 | [中] 朱刚

最近一直在断断续续看点苏轼,感觉作为入门而言,这本是其中最好的。后来翻到王水照评价,说这本“以普及读物而优入学术著作之林”,一语道尽,忽然就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樱花创造日本 | [日] 佐藤俊树

副标题叫“染井吉野与近代社会”,翻开的时候还以为是以花为引子讲日本社会发展变迁,读了一章发现竟然是很认真地在讲樱花树,读完了发现竟然也在很认真地讲近代日本如何构建了自己的“古老传统”,轻小说一样充满愕然翻转的一本书。

诗的八堂课 | [中] 江弱水

像是一本诗话,谈得很广,是那种允许读者“挑几本来觉得有意思”的书,就我自己来说的话,喜欢前三篇的份量远比喜欢后面几篇为多,写到后来就仿佛是作者的自娱自乐——也可能是我作为读者未到水准。

十三行小字中央 | [中]江弱水

讲罗隐、朱彝尊、郭在贻和马的瞳孔这三篇最精彩,后面讲外国文学的几篇里,说纳博科夫的一篇也精彩,隐隐约约地抓到了一点如何阅读现代文学的引子。读这种书最好的是当读者和听众,只读听和学,而少发议论——在大学讲堂时也一样。

蜀山的少年 | [中] 夏生

打侠之道打得怅惘难言,忍不住把这本翻出来重温,引一点看的时候在毛象写的嘟嘟:

都过去快十年了我看唐谧给顾青城送彤管草还是会掉眼泪,后来知道彤管除了《静女》之外,还可以指代女史用的漆朱笔,人的心思可以如此回环往复幽微婉转,好像房间里有人很轻声地唱歌一样。
“我是一本你会读的书吗?我们会一起遇见鲸鱼吗?”

通宵把蜀少重温完了,想起作者说好的续集也没有再写,就好像青春也往往没有后续。

而如今,电子书也未免太方便了,每每在想回忆时唾手可得,可当月亮唾手可得时,月亮还是月亮吗。

蜀少后期写得潦草,几乎是狂飙突进式地以剧情大纲做了完结,反而令想象生出许多广阔天地。至今也非常喜欢小唐和顾青城的结局,本是寻常能见的少年情意辜负,百年间因果丛生,关系倒转,竟然生出许多余韵难绝的意味。看过后许多年又在妖猫传里见到,马嵬驿里杨玉环下楼来,一步间光影掩映,彼此初见的时候,谁能想得到此处不是你和我。

哈利波特与理性之道 | Eliezer Yudkowsky

每年一次理性之道快乐重温时间,但今年有所不同——我去年看了三百集布袋戏,所以我再也不能正视某些章节了!!!

邓布利多:“我让我的弟弟死去的那天之后,我开始衡量我的追随者们,比较彼此的重要性,思考我能够拿谁冒险,我能够牺牲谁,到哪种程度。很奇怪,一旦我知道他们值得多少之后,我失去的棋子少多了。”

看到这段我尖叫着把书关上了……


| 看点什么 |

六月1

院线 | 黑白魔女库伊拉

作为一个爆米花片爱好者,我好喜欢这个片子啊,视觉效果很好,剧情勉强说得过去,更舒服的是男性角色完全沦为了陪衬。倒也不是说这么做就是好的,但看了这么多年性感女秘书妖娆女特务枪车球速度与激情,总得让我们也爽一把嘛。

七月2

七月 | 线上 | 夏日大作战

那七月就是要看夏日大作战!现在重看这个片子,有很多旧日没意识到的槽点——比如全篇弘扬的家族感情,实际上也同样建立在“对长辈的顺从”和“男女分工"之上,这个感觉在宣布Kuzuma是男孩子之后再攀高峰……但显然我回顾这部电影不是来搞批判的,所以也就是没小时候那么好看了而已,我还是很喜欢夏希打花札的部分,这就可以啦。

七月 | 线上 |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部全程目瞪口呆的片子,前半截我“哇!啊!呜啊!”地看上流社会香槟酒会,后半截“等等,等等,尼克究竟是怎么得出来他的结论的?你们好gay你知道吗”地惨叫,喜欢不喜欢暂时放在一边,观影过程确实非常热闹。

看完了就觉得,好空无啊……这些人追逐黛西,实际上是在追逐空无本身,前尘旧梦是空无的,霓虹灯影也同样空无。黛西是什么呢,黛西不过是收纳这种空无的容器罢了。

八月1

线上 | 言叶之庭

正好有四十分钟休息时间,就找了个时长差不多满足需求的片子来看,这种片子就无所谓剧情如何了,五分钟就能讲明白,我如今惯于日式套路,多多少少也磨灭了一些对此种细腻情感的敏锐度。只是——看这光,看这影,仿佛绿意湿气一并沾湿屏幕。

九月2

院线 | 失控玩家

爆米花爱好者再次出动!整个国产保护月实在没什么可看的,终于上了国外片子我就迫不及待地钻进电影院,Imax果然还是要坐后排,音效画面劲道,而且没人。

啊……美国爆米花电影,我又恨你,又忍不住一部接一部地看你………怎么会有这种片子,光剑出来我确实笑了整整一分钟,但怎么会有这种片子………看前百分之八十时我觉得也就是……也就是……怎讲呢,也就是离谱了一点说教走过场了一点………你说你一个爆米花片子就不要强行说理了这事你真的干不来我们不要勉强自己……虽然但是我也可以接受,爆米花就是那种走出影院哪哪都觉得有问题但只要在影院就可以接受设定的片子!!但是最后的百分之二十什么东西啊!!!前面百分之八十都在疯狂输出我们NPC不是工具人,后面都世界第一个真正的电子生命了,结果原来还就真的是全篇唯一的工具人啊!!!!这像话吗!!!这难道是故意在搞蓦然回首原来说教者竟不自知的梗吗!!!!临阵换CP导演你在想什么啊!!!!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啊!!我确实很喜欢里面对金发白人男性的讽刺之类的小把戏啦,我也觉得Guy和黑人保安小哥的重逢实际上是在影射程序员组,这个片子就很有一种被大老板按头必须这么搞但我得塞点什么进去的社畜气质……但你是个爆米花啊!

番剧 | 佐贺偶像是传奇 第一季

看完感觉很一般,情节普通,非常吵闹,除了设定少女们为僵尸之外感觉不出什么新意。这剧的气质更像是认定所有人都谙熟套路——不讲圆故事,不讨论逻辑,进度条差不多到时间了,懂事的不懂事的都懂点规矩。


| 玩了什么 |

六月1

Switch | 花园之间

打了一半就觉得这游戏好IOS气质,打完一查果真是苹果年度游戏

游戏时长大概是10小时,玩法在于时间回溯,通过调整男孩女孩的时间,对可操作物体施加影响来完成解谜,画风也好氛围也好,有些设计还挺巧思。

七月1

Steam | 艾迪芬奇的记忆

非常晕3D,虽然理论上游戏流程时间仅与一部电影相当,但中间我还是晕到跑去洗手间呕吐,最终后半部分是通过B站流程视频完成的。

玩下来最大的感觉是“奢侈”,无论是场景搭建还是玩法设计,都奢侈堆料到近乎浪费的地步,偏偏引导又做得很好,玩它仿佛走在林间小径。

路易那段惯常听人称赞,实际体验了也确实如此,瑰丽的想象与枯燥的现实如此清晰地交织在一起,甚至比真实生活更令人可知可感。我也很喜欢最后叙事诡计的包袱,是我一贯很喜欢的手法。刚接触游戏里的瘆人阴森之感被全数化去,再回顾彼时心情,顿觉恍然隔世。

八月1

网游 | FF14

7月24日神兵开打,打完整个8月,历时27个CD约54小时,总之是赶在9月之前过本了!!

自我感觉还挺顺利,中间也有点比较纠结的地方……主要是练习成本过高,有好多天基本是一天只能进两三次本体打到练习进度这样在磨。打到三运后我又因为机制理解的问题死了好多回,还挺搞人心态的。
以及:为什么会有辛辛苦苦打完十四分钟,家长会学者一个盾没刷起来就全部重来的机制啊!!!

打完之后我就不知道炽天使和秘策是个什么东西了,极速退化为只会刷群盾。

九月3

Switch | 创世小玩家2

60H通关,很典型的TO-DO类游戏,NPC不断地给玩家下达任务,玩家根据NPC分解的任务流程来逐步完成,确实是很带来满足感的游戏形式。可圈可点的是把NPC的陪伴功能和协作都做得很好,NPC会真的使用玩家新建好的住宅厨房乃至道具店,掉下的爱心也让人感觉快乐,大型任务上也很慷慨地让NPC来进行协作,有效避免了传统的”NPC动动嘴,玩家跑断腿“的槽点。不得不说当我知道我只需要准备些材料,金字塔NPC自己会搭的时候,确实松了口气。

另外无限材料(虽然不多)和按照设计图进行建造的功能我也很喜欢,我这种人就是不喜欢自由设计啦,我喜欢按照现成图纸搭乐高这样子。

Switch | 玻璃假面舞会1

5H通关,是Switch上打折买下来的拼图游戏,拼一大堆以国家为主题的玻璃画钟表,每一张图都非常好看,结合流光溢彩的动画效果摄人眼目。难度也不算高,不需要旋转图块,后期一部分五星难度的图还是对称的。意外地玩得沉迷,几天就打通了。

Steam | 侠之道

还没打完——河洛——你这个破优化——每次玩久了就听见机箱轰鸣,我又不是在训练直升飞机!河洛的优化水平很熟悉所以直接买了Steam版本,虽然形式很适合Switch啦但河洛的优化水平我实在不抱期望。

打不到十五个小时我已经重温完了一遍蜀山的少年,足以说明我在代些什么东西,哎什么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谈点什么 |

这个分类是继承自老Blog,当时是以月为单位大概聊聊书影游戏情况,新Blog搭起来说大概也会写这方面内容,又不想写得太频繁,所以预先定成每季一报的形式。现在实际更新一看,有点太长。读书观影也不是每篇都有感想可写,所以在想是不是换个方法更新更好一点。

最近也订了一些个人的NewsLetter,有了些新想法,在考虑下周也按周报形式来写,混合平日里看到的内容。大概一两千字凑一篇,能稳定的话就也去开个NewsLetter玩儿。

大概先这样,嘟嘟!